台灣唯一一幅鹿皮畫 記錄十八世紀府城景象
記者凌美雪/台北報導  中華民國94年5月17日星期二

國立台灣博物館將於明天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國人眼前,開門首展全館展出「地圖台灣」,館內祭出堪稱鎮館寶之一的《康熙台灣輿圖》,為了造勢,還在國台博斜對面的土地銀行,以放大輸出的《康熙台灣輿圖》把土地銀行包圍起來,相當醒目,也意味著,國台博將立足在舊館,往四周擴展的企圖心。

此次「地圖台灣」由文建會主委陳其南策畫指導,國台博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,精選了兩大博物館與國內私人收藏的台灣歷史地圖約三百件,搭配衛星、空照圖及電腦合成影像等,規畫成九大主題展區,成為國內首見最大規模也是最完整的地圖展。

就展品來看,最重要的代表展品,其一是國台博館藏的《康熙台灣輿圖》,也就是擁抱著土地銀行那一面大地圖,《康熙台灣輿圖》原件橫長五百三十六公分,縱寬六十六公分,全圖絹本設色,以傳統山水技法繪製,以寫實手法描繪出十七、八世紀之交,台灣西部由北到南的山川地形、兵備部署與城鄉生活等人文景觀。

另一件重要展品是向盧嘉興文教基金會商借的台灣唯一一幅鹿皮畫,記錄十八世紀台灣人在府城的生活景象。鹿皮畫之珍貴在於全世界目前僅存三幅,另二幅分別收藏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及德國柏林民族博物館。向盧嘉興文教基金會借來的鹿皮畫,就放置在國台博入館大廳內,昭示著該圖的重要性。

重新開幕的國台博,除保留二樓原有的常設展之外,地下一樓、一樓、二樓及三樓全部展覽空間,依不同的時間軸線與角度全規畫成以「地圖」為主題的展覽,三樓展示科技化的年代,地圖展現的新風貌,地下一樓新闢一個「兒童探索館」,重現海權時代航海家與地圖的關係,並設計一套兒童尋寶的遊戲,相當令人耳目一新。

新聞連結:http://old.ltn.com.tw/2005/new/may/17/life/art-2.htm

derm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臺灣史大師 盧嘉興

     已故臺灣史大師 盧嘉興先生,日本大正七年(民國七年)生,民國八十一年往生,可說是實證臺灣史的先驅,著作甚豐和曹永和教授都非歷史科班出身,成就卻都非凡,也都從圖書館出發;在很多人還沒出生,也不知有臺灣史,其他人不想也不敢探究的年代,他就自費默默在做臺灣史的私人研究,可說一生都奉獻在臺灣史,學養甚至比學院派有政府經費支持的學者,有過之而無不及,特別盧大師是臺南在地人,對南部的歷史文化研究特別深入,貢獻也特別大。


     當今許多臺灣古地圖,許多是盧大師以前根據圖書館典藏破舊不堪的古地圖,加上爬山涉水實際堪察而臨摹出來的,如今我們讀台灣史才有跡可尋,也才有幸能引用;盧大師的古碑文集,更是利用公餘之暇,搭隔很久才一班的客運或台糖小火車,到各鄉鎮去抄錄採集,當時一定有人笑他做這些要自費又沒飯吃;有些碑謁現在早已不知去向,幸好因為他們的先見還留有碑文,從碑文我們可以知道古時各地的風俗民情、姓氏人口分佈及遷移與政治經濟活動的大概內容,知道比較正確的地理位置,進而瞭解古今地形地貌的演變與差異,再加上古地圖的佐證,使我們更有所根據,如真的地球暖化導至海岸線向內陸退縮時,可能退縮到哪裡?當我們在選擇居住地時,就可避開海水可能淹沒的地區,如此一來,看似沒什麼的歷史,就能發揮大功用,實證臺灣史大師盧嘉興先生和他的同好們,實應受到在臺灣的我們緬懷感恩。

 

更多來源 朱峰 江家錦 陳華 盧嘉興 採集 

本文引用自http://blog.yam.com/bdcotuybdnr/article/37069224  若不適當,會盡快移除。

derm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盧嘉興文史學家簡介

       盧嘉興委員(1918~1992 年),臺南市人,臺南第一公學校,( 今臺南師範學院實驗小學),臺南工業技術養成所畢業,先後任職於臺南歷史館,臺南市役所營繕係,新化區署,臺灣製鹽總廠等。

      盧委員治學勤奮,為自學有成的民間學者,對臺灣鹽務史,臺灣南部沿海地理水文變遷、寺廟及人物等均有深入的研究與論著,將研究論文自費影印彙集二十四冊,名為《臺灣研究彙集》,為研究臺灣史重要的參考資料,著有《台南縣志稿》卷首疆域篇、人民志氏族篇、自然志地理篇、氣象篇、《台灣研究彙集》、《鹿耳門地理演變考》、《輿地纂要》等書。《鹿耳門地理演變考》,經臺大教授方豪推薦,榮獲1964 年中國學術著作獎殊榮。  

  盧嘉興  

文章1

盧金成    文章2

derm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«123